易经心悟怎么样,刘凤军易经心悟

易经能否看清人生的真谛

能,因为《易经》是儒家的六经之首,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几年《易经》大为流行,不仅市场上到处都有《易经》的各种版本,而且还有《易经》与管理的各种书籍,一时间大有谈“易”生辉的时尚感。
但不久前杨振宁先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清华大学教授)提出《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是导致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重要原因。杨教授的谈话显然对目前社会和企业界的《易经》热泼了一盆冷水,也引发了一场争论?究竟《易经》能否成为一本企业管理的参考读物?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易经》是儒家的经典教科书,其地位自然不容忽视。但《易经》其实是一本算卦的书,是用64卦象代表64种状态,每种状态又从6个方面揭示其中的相互影响、制约的发展规律。我的一个朋友是北京某大学的教授,她在一个财经杂志上专门开了一个专栏,专门给人讲“办公室风水学”,据说这位教授经常出去给各地的老板看风水,指点迷津,收入也很高。本以为这是个案,但不久前读一本很有名的杂志,竟然也教我们办公室风水学,什么不要背朝门之类,实在是感觉有些“八卦”。
如果抛却《易经》算卦的糟粕思想,《易经》实质上是从天、地、人的关系角度来推理个人、社会、国家、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规律,里面蕴涵了诸如“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对立统一”等哲学道理,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难怪被孔子尊为六经之首。
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科斯林在《基业常青》中都引用了很多《易经》思想,比如阴阳协调的对立统一观、系统思考观等,这对西方式的理性演绎推理是个很大的突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西方科技如果缺少了东方智慧,就会变成瞎子;东方社会如果缺少西方科技,就会变成瘸子”,可谓非常精辟地概括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有人说中国文化缺乏推理思维,这是有道理的。中国文化强调“悟”,形容一个人聪明叫悟性高,练武之人首先讲悟性。佛家讲觉悟,参禅只有“先悟与后悟”之分,“觉悟了就是佛”,“我心就是佛心”。《道德经》强调“道可道,非常道”,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本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要靠你去悟。当我们中国人形容一种最佳的状态时,我们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我们说一样东西很美时,我们说“妙不可言”。人际关系讲这个,潜规则讲这个,景色美到极点讲这个,领导的最高境界讲这个,连请客吃饭送礼也讲求这个。所以很多老外不适合中国文化,因为中国人很多事情不会跟你明说,要靠你自己悟。但这样的思想与企业管理是不相适宜的,说严重些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是以推理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的最根本假设就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强调的是效率,这是以《易经》为首的中国文化所欠缺的,但这正是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一种作风。
《易经》思想的局限性。
我们这里谈的是《易经》,但同时也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反思。目前很多企业家喜欢读《易经》,喜欢谈中国文化,很多企业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理念表述,笔者也曾跟很多这样的企业家有过交流。但每次我都很慎重地提醒他们,除非你对中国文化的利与弊都深刻了解,否则不要随便引入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的很多管理思想和方法都是西方的,这些东西都是基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理性、实用、尊重个人价值)的,属于企业的“经济基础”,如果你引入的文化(上层建筑)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感性、务虚、尊重集体价值),有可能导致与你的初衷相违背,反而弄巧成拙。
假如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依然处在封闭生存环境中,那儒家文化也是可以支撑华夏文明继续辉煌下去的。但放到近代中西文化冲撞背景下,儒家文化衰落的悲剧却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它包涵有丰富的人文因素,但缺少“德先生”“塞先生”的致命局限,使它必然成为要被先进文化取代的落后文化,抵挡不住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但儒家文化能够统治中国社会2000多年,至今仍然具有他的生命力,与这种文化本身具有的“自我反省”“超越进取”“忧患意识”是有关的,这也是他的精髓所在。
企业管理者如何借鉴《易经》思想?
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是“和谐”,不是中庸,也不是伦理,中庸和伦理都是中国文化的支流。中国人追求的和谐观代表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流,但和谐这种观念本身是“行而上”的东西,如果应用不当,很可能会导致“务虚”而不“务实”,这是企业这种经济组织所不能接受的。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必须以严格和规范的企业管理为基础,正如海尔那样的军事化管理一样,但追求效率和利润的企业很多行为又必然是短期的,这又与企业是社会一份子的责任相违背,因此,如何使企业与社会、员工、客户、股东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以达到企业基业常青的目的,就需要运用《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保持各方的和谐与共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易经》应该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哲学读物,而非实践指导。企业管理者需要从《易经》吸收天、地、人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打造以“尊重人性、和谐共处”的企业发展观,但同时需要为企业注入“人定胜天”的创造激情,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本人想学习易经应该怎样学习和入门?

看《周易》,有白话文最好!但你必须先了解易经!想学的话多查些对易经学习有帮助的资料,本人也只有易经但也是靠自己一点点去领悟才略知一点!


易经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谁能看懂易经??有没有人能真正看懂?看懂会怎样?

易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无字天书,由伏羲仰观天相等自然现象后所创,后由周文王演变成六十四卦,近古时代由孔子配上注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卦有六爻,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易经有象、术、易、理、占等用途,现代基本上用于占卜运气及财运等,学易经也可以学做人做事的道理。


周易学习很难吗?

看个人悟性的 建议看看曾仕强教授的视频 易经的智慧 ……先入门吧 挺深奥的 看易经能看出小人或看出君子


如何学习易经

易经,其实是一门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易经的方式方法,来判断推导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就是占卜,实际上占卜术只是易经当中一个很小的分支。比如中医、气功、军事、数学等等诸多科学,都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
要想学好易经,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推导世界的方式方法是:数理化。数理化是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科学表达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导过程是用数学表达方式,用物理说明作用,用化学体现变化,并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性的验证。这种方式即使抽象的,也是直观的。而这种推导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将事物越分越细,就像把整个科学归结为一片森林,然后细分为树木,再分为细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观察某件事物时,只看到了点而不能看到面一样。
而易经使用的推导方法是象数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方法却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类比推衍变化。是由点到面的推导方法,比如:手面相,通过一个人的掌纹,来推导这个人的疾病,事业、婚姻、财富等等。再比如:一叶知秋的成语,通过一片落叶来推导秋天就要来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节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通过天象的变化,来推导出人间的事情,是用一种系统论的方法来观察世界。通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来推导世界万事万物。但这种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导出的事情是模糊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可以通过某一年的气候、风向、温度的变化,来推导来年流行的疾病,但具体是那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难推导了。再比如:我曾经在网上和几位易友玩射覆表演,预测对方吃的是什么?通过时间起出的卦象是:水火既济变火水未济卦,推导出对方所吃的东西是红色的,水分很大的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好几种可能,有西瓜、桃子,红色的苹果等等都符合以上特性,具体是哪一种就很难分清了,只能根据时令等选择其中一种,西瓜。虽然最终结果是对的,但通过卦象无法形象具体的推出就是哪种东西。
就像画画一样,西方的油彩画,主要是写实,可以把一个人,一件物,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但却很难看出画的气势和意境。而中国画,不讲求形似,而讲求神似,就像齐白石的虾,起初画八条腿感觉不像,后来减了两条腿,成了六条腿,但出来的画更生动了。还有张大千的《千里长江图》将长江的气势和意境,全部描述到了一页纸上,如果通过油彩写实的方法,就很难做到了。
实际上,通过西方人和东方人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可以看出一些不同。西方人看画是看细节,东方人看画是看整体。观察的太细致,无法看到整幅画的意境;看到整幅画的整体,却无法观察到画的细微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另一种是逻辑方法的不同。西方逻辑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取法于亚里士多德,辩证逻辑取法于黑格尔。我们现在自小学习的思维方式,受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西方的推理方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断形式。例如:球是圆的,篮球是球,所以篮球也是圆的等。而我国易经的推理方法是归类推理。比如:震卦,为春天、方位为东方,五色为绿色、五位为酸,五行为木、五脏为肝胆、人体为手、人为长男、动物为龙、蛇;形状为长,为动等等。这些都有曲直的特性,因为春天是木生长的时节,木是长形的,绿色的,人体中的手也是长的,人体中肝胆也是绿色的,龙蛇也是长的,春天万事万物都开始动了,这些都有类比性。
我认为学好易经首先要理解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古人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