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易的认识的论文,对易经的认识与理解论文

你对易经的理解和看法?

道非道 其所道 镜中花 水中月 把握手上 珍惜所有的 把握现在


谈谈你对《周易》的认识.

建议去看阳明宇的《本色周易》,里面的内容相当精辟和独到,简单来说,对周易的理解,应该置身于天地至理,而不是人伦纲常.


求一篇《周易》论文

[原创]对孔子读《易》解《易》法的思考
作者:冯易初
在《从汉帛书<要>第八章看孔子与<易>》一文中,我分析了孔子是通过“使用儒家学说的知识体系来构建《易》的解释系统”来认知《易》,并对《易》进行解释的。只要有儒家学说的知识根底,不知道《易》的真含义、真思想、真精神、真价值,一样可以“从文字到文字、望文生义”的学《易》解《易》,一点问题都没有。
孔子开创的这个解《易》方法,一直被浸淫儒学的中国知识分子视为“唯一的、正确的方法”,在解《易》上纷纷效仿之。其中不少人,甚至不是直接去读解《易》,而是去读解“孔子对《易》的说解”,但却以注解《易》之名著书传世。《易》一书晦涩难懂,主要就是读解《易》人不知《易》而强解《易》造成的。其始作俑者,孔子也。
通过对自己不知道(或不怎么了解)的知识进行曲解、篡改,使其符合自己的认知和价值义理,这就是孔子解《易》的真相!孔子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危害性,他的门徒,那些主导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们自然也没有人知道个中真相,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觉得有道理拿来就用的,而这个“有道理”的标准,一般都是以圣人、大师的说法或是被多数人认同的观点为判断的依据。这些人,他们不仅在《易》学上效仿孔子读《易》解《易》所使用的方法,甚至在对中华文化中非儒家的知识和学说的读解上也采用这样的方法,因为用这个方法做学问很容易:“儒学通,百家之学说通”。为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到处都可以都有儒家的价值义理的影子?因为在已经过去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无数的效法者前赴后继地致力于用儒家学说的知识体系来构建整个中华文化的解释系统,用这样一个解释系统解释出来的中华文化能不到处都有儒家的价值义理的影子闪现?
最近一百年来,有许多浸淫西学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站在西方文化立场上,不断地试图用西方文化的价值义理和知识体系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系统,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与孔子读《易》解《易》所采取的方法如出一辙。儒家学说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两千多年来带给中国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专制王朝和专制政权,可以把它归类为失败的、腐朽的、没落的知识体系,用西方的民主价值义理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系统,也未尝不可。但是,真要这样去做,成功地希望不大,因为孔子这个祖师爷的徒子徒孙太多了,加上有两千多年的实战经验,多少学说、文化都成了它的手下败将,那些浸淫西学的中国知识分子估计不是对手。建议还是别费劲搞什么用西方文化的价值义理和知识体系来构建中华文化解释系统了,不如费点心思看看怎么样效法孔子,用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来一统世界文化,让全世界跟中国一起烂好了,不能只让中国人受害了不是。
《易》这个由卦象符号系统和文字解释系统构成的知识体系,由于孔子对其构成不清楚,用儒家学说的知识体系来构建其解释系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因而导致所解释出来的“易理”晦涩难懂。卦象符号系统(八卦、六十四卦)的来历一直搞不清楚,可以说是孔子读《易》解《易》法的致命伤,同时也是我们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真相的突破口。只要知道卦象符号系统(八卦、六十四卦)的来历、发展和含义,就应该可以知道我们的先祖、那些编撰卦辞爻辞的人,他们是怎么编撰卦辞爻辞的,他们想透过卦辞爻辞传达什么信息。也就是说,知道八卦、六十四卦怎么来,就可以知道《易》的真相了。
今天再次回味,觉得汉帛书《要》第八章这篇文章真不错,我在易学上不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初步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怀疑没有错:传统易学真的很有问题!前些日子我在想,如果能够早一点看到就好了,那样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不过今天仔细想想,就是早看到了,假如没有走这些弯路所遭遇的问题及对所遭遇的问题进行思考的积累,也不一定就会有现在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厚积薄发始终是比较牢靠的。
原来不知《易》是可以解《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来是用来教人去做而自己却可以不当一回事的。所谓的圣人,不过如此!包括那些拾“圣人”牙慧的“大师”们在内,现在可以完全不理会他们了,坚持自己的目标,继续向着黑暗的幽深探索,相信前面还会有光的。


梦见开枪打死蜘蛛好可怕

在“梓轩”这个名字中,“梓”属木,“轩”属土,可见土更强了,五行缺这两种用哦梓 zǐ 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 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 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妌g )。 指故里:梓里。桑梓。轩轩xuān【名】(形声。从车,干声。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轩,曲輈藩车。——《说文》轩,安车也。——《声类》而乘轩者三百人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其文轩。——《战国策·宋策》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车有轓曰轩。”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后重曰轩。——《通俗文》。按,后重曰轾,前高曰轩。舍其文轩。——《墨子·公输》文轩之与敝舆。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左传·闵公二年》又如:轩服(轩车与冕服);轩朱(古代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轩车(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泛指华美的车子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江淹《别赋》又如:轩车下坠(比喻日落);轩帆(车和船);#楼板,建筑物的上层结构部分于是左右平,重轩三阶。——《后汉书》屋檐轩,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集韵》又如:轩宁(殿前檐下的平台和殿上屏门之间);轩檐(屋檐)殿堂前檐处酒半酣,辽主临轩,命诸部长次弟起舞。——《续资治通鉴》又如:轩砌(殿堂前的台阶);轩陛(殿堂的台阶)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红楼梦》又如:轩子(屋室);轩宇(轩敞的屋宇);轩序(指住宅);轩房(住室)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新构一轩跨路,貌灵官于中。——《徐霞客游记》又如: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轩厂(棚舍)厕所的别称厕或曰轩,前有版似殿轩也。——《释名》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均之土也,或基堂殿,或涂轩户。——《论衡·幸偶篇》又如:轩厕槛板轩,谓槛正板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又如:轩栏(栏板)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啸傲东轩下。——陶潜《饮酒》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为厨。从轩前过。轩凡四遭火。又如:轩子(有窗的长廓);轩陛(指居室);轩栏(殿前长廊的栏干);轩楹(堂前的廊柱)指窗户或门 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开轩面场圃。——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又如:轩户(门户。指人家);轩扉(门窗);轩榥(窗户)星名。如:轩宫(星名。轩辕之宫的简称);轩辕(中国星官名);轩光(轩辕星的光辉)轩辕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 。如:轩后(即黄帝轩辕氏);轩主(即轩辕氏。南朝梁宣帝);轩室(帝王的宫室)轩轩xuān【形】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大〖high〗中轩敞者。——明·魏学洢《核舟记》又如:轩昂(气概不凡;高大雄伟);轩秀(挺拔秀出);轩眉(即扬眉。形容人志气高昂或高兴的样子);轩峙(高耸矗立);轩特(轩昂出众);轩举(高昂,爽朗)重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后汉书》宽悦。也作“刳”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唐·陆德明释文:“刳,崔本作轩,云:‘宽悦貌。’”轩轩【动】高扬;飞扬 归雁载轩。——王粲《赠蔡子笃》翔雾连轩。——木华《海赋》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颜延年《五君咏向常侍》又如:轩轩(起舞的样子;扬扬自得的样子);轩毳(飞鸟);轩翥(飞举);轩举(高扬飞举)轩敞高大宽敞轩豁 敞亮客厅十分轩豁开朗性格轩豁轩朗高大明亮屋宇轩朗轩眉将眉毛抬起轩眉而视轩邈轩邈,仿佛(高山)都争先恐后地往高处长和向远处伸展。轩:本义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又有帷幕的车子。邈:远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轩然形容笑的样子轩然大笑高轩然大波轩然大波高涌的大波涛。后比喻大的风波或纠纷轩然大波起,宇宙溢而妨。——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轩轾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戎车既安,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轩轾浪杂


谈谈对《周易》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为五经之一, 计有24070字. <<周易>>即我们现在见到的易经, 它分本经和大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辞, 为易有主体, 故称为经; 大传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说卦八, 序卦九, 杂卦十, 此十者合称十翼. 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 故曰传.
周易不仅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也是作人之道的宝典。
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最通俗最本质地说就是生老病死的规律,再简单一点就是从生到死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生。亦没有永恒的死。生生死死是轮回的,循环的,无穷的。人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人,动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动物,植物有生有死,没有不死的植物,国家,人类,地球亦有生有死,没有永恒的国家,永恒的人类,永恒的地球。周易用两种方式揭示和描述了这种规律,一种是以图的形式即太极图标示的,参照本书封面的太极图,白的为阳,黑的为阴,阳死阴生,阴死阳生,阳盛阴衰,阴盛阳衰,物极必反,循环不失。另一种以文字即命理十二宫所描述的,万物由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再到长生而循环不已,这种生老病死的规律,万物都是相似的,之所以说是相似,因为还有寿命的长短和过程的曲折不同。根据这种规律就可以大体上对万事万物进行预测了,当一个人其身体或事业达到最旺盛的时候,就要开始走向衰败,最后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所以古人有功成身退的说法。团体、社会亦如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因此不要怕别人强大,越是强大越是接近了衰败的边缘,不要看自己弱小,正因为弱小,才有发展潜力,任何强势只能强势一时,不能永远强势。弱小一定会强大的,这是宇宙的必然规律。万事万物这种相似的规律(不仅是生老病死上相似,在其他方面亦是相似的)是周易预测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原理。
哲学讲,事物都是运动的,有联系的,科学讲,两个物质之间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跟物质的质量和距离有关,没有不相互联系不存在引力的物体。牛顿的宇宙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证明。万物都是运动着的有联系的即存在关联性。此物的运动必然会影响或关联着彼物的运动,其运动的规律是相似的,这是周易预测所依据的又一原理,即关联性原理。著名易学大师张延生曾经根据一个苹果落地即时预测某大学一个校长在这个时刻下台,那是在特定的地点根据看似偶然性的事件所作的即兴预测,说明万事万物存在着关联性。古老的蓍草起卦法和唐代以来的铜钱摇卦法就是人为的通过蓍草和铜钱的运动摹拟我们所要预测事物的运动,其规律即吉凶是相似的并通过卦象显现出来。奇门外应完全是根据关联性和相似性原理以此时此地此事的吉凶对应彼时彼地彼事的吉凶进行预测的。如某人要问难结的官司之事,忽见云散日出,即可断官司之事很快会了结并对自己有利,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亦是依据这种原理来预测的。如果万事万物不存在相似性和关联性,周易预测是不成立的不可能的。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是周文王囚里据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成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实际上,自周朝以来,经历代圣贤先师的不断努力和完善,周朝的易经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现代所称的周易泛指丰富和发展了的一整套易学理论,包括易理和象数两派的主要著作。
易经是我国群经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民间称无字天书。易经很古老,在文字未产生以前,我们的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感受发现,许多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白天黑夜,男人女人,硬的软的等,为了描述这正反两个方面的事物,随手画了两个最简单的符;“—”“--”来表示之。开始这两个符号必定是随手画的,只是代表的意义而没有名称,是后来才称其为阳(—)和阴(——)的。关于这两个符号的产生,有的研究周易的书说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征,有的说是表示白天和黑夜的符号,其实它们并不具体那一事物,而是描述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毛泽东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分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用我们祖先的话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面。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都是由阴阳构成的。同时万事万物又都可以分为阴阳。阴阳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抽象的分类和描述,这样简单抽象的描述,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祖先们肯定感到很不够。通过进一步观察,按《易经》上讲,我们的祖先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现了万物类象的规律,即万物按其类基本相象。有的阳的成分多一点,有的阴的成分多一点,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外阴内阳,于是把所有的事物(开始主要是物质)拿来分类,结果可分成八大类,万物都拿来分类了,没有不能纳入这八大类之中的,为了描述这八大类物质,于是用八个符号来代表之,这八个符号就是由阴阳组成的后来称之为 八卦的(略)这八个符号。这就是八卦的起源。至于有的研究易经的书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伏羲氏则之而画八卦,是不确切的,这造成了人们对八卦起源的神秘性,不利于科学的宣传周易,这八个符号是我们祖先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是当时的文字,是文字的祖宗。后来先人又发现,不但物质世界符合八卦的分类和规律,精神世界亦可以用八卦来描述。笔者在《清正气功》专著中提出,从大的范围来分,物质世界属阳的世界,精神世界属阴的世界。阴阳两世界均符合八卦所描述的分类和规律。易圣周文王据此进一步推演,将伏羲描述自然的物质世界的先天八卦推演成同时可以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包括精神世界在内的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我们现在应用的就是文王八卦。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增多,所发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仅八个卦(符号)已经不能清晰的分类和描述了,于是周文王根据这两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将文王八卦进一步推演成(八八)六十四卦 ,从此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规律展的规律都在其中了,没有能逃出其外的,现代科学的发展亦证实了六十四卦与宇宙的自然社会规律的相吻合性。如六十四卦与生物遗传基因结构和组合方式是一致的。
可以这样说,文王当时做的是很伟大的科学研究,他对自然的社会的万事万物的分类归纳总结和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描述,是如此的严密和准确,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力,历几千年而不衰,是现代的所谓的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所不能比拟的。可怜的是,现在还有人把我们祖先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成是封建迷信,何等的无知悲智。现代的许多科学无不是以周易理论为源泉,无不是从周易理论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的,二进制计算机的发明就是显著的例子。可是有人忘祖了,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科学和文化的根。他们人长大了,怀疑起自己的来源了,人都是父母阴阳结合的产物,能说父母的阴阳结合是迷信吗?
周易的起源是科学的,这个起源不搞清楚,往往容易被当成迷信。自古以来,太乙,六壬,奇门被认为是《周易》预测中最为高深的三门学问。其中奇门遁甲用以掌握天时,明确地利,发挥人的能动性


求一篇关于易经的论文

中国文化受易经影响很大,《道德经》中的抱残守缺,与易经中乾卦上九卦辞告诫人的“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有相通之处,《孙子兵法》中的奇正之变、《鬼谷子》中的捭阖之法与易经的阴阳爻也有相通之处,莱布尼兹从易经“叁伍已变,错综其数,集齐数,遂定天下之象”中得到启发,创出二进制。目前易经最大的应用之处应为中医,五脏六腑、子午流注,皆与易经有关。